close
今天讀到「養男育女道不同」(洪蘭譯)當中的一則研究結果:在平常就顯現出一些攻擊行為的人並不代表他犯暴力性犯罪的機率會顯著提高,相反地,犯下一些令人髮指的罪行的人當中,友不少是平常溫和有禮,沒有犯罪跡象的人。心理學家的解釋是後者較少有宣洩的出口,因此當狀況複雜時,情緒比較容易以失控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個現象在猴子身上也看得到:單獨飼養的猴子並不會因為沒有跟其他猴子打鬧學習攻擊行為,就表現得比較溫馴。當這些猴子被放回團體之中,他們的情緒表現往往是更為暴戾。這些現象告訴我們什麼?對作者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攻擊性需要發洩,壓抑無效,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也沒什麼用,最簡單的方法應該是提供發洩的管道。因此他對於某些美國的小學禁止學生打躲避球、丟雪球等等活動感到不以為然。

不過,在此容我提出另一個觀點,那就是有另外一些證據支持攻擊性是社會學習的產物。在心理學家班都拉的實驗當中,兒童會藉由影片當中的成人楷模學習到對玩偶產生攻擊行為。而這方面的證據也能解釋為何青少年玩暴力電玩或看暴力電影會加強他們的攻擊傾向。

我提出這兩個看似相反的觀點不是特別想要解釋什麼,或是提出更進一步的結論,畢竟我的修為還太淺。我只是想提醒:如果一個人常看同一份報紙,同一台新聞,或是只看洪蘭翻譯的心理學書籍時,我們都犯了學問偏食症。幸好我大學時讀的是心理本科,有能力中和一下過度偏頗的資訊,不過一般大眾,可得設法採取更廣泛的視野才好。中庸之道何其偉大,值得我們一生去追求,追求一種不偏不倚的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光fun肆 的頭像
    阿光fun肆

    放肆又何妨~

    阿光fun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