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跟許多人交朋友,其中不乏容易被歸類為「討厭的類型」的人:不時喜歡講髒話嗆人的;沒有主見的;愛抱怨的,或是愛把錯歸到別人身上的都有。雖然有時會覺得對他們的特質感到厭煩,但是大致上我都能夠接受對方有這樣的問題,只要他們對我還能同樣報以關心、友善、分享的態度,我認為這就足以維繫友情了。畢竟我自己也離完美很遠,有很多時候我也不一定是一個「好朋友」。但是我發覺,其實自己還是有特別討厭的類型,那就是躲躲藏藏、不坦率的人。
通常兩三句話裡就能知道對方是不是這種人。比方說我問:「你好,我是阿光。你住哪呀?」對方:「台北」我:「是北市還北縣啊,會是新莊或三重嗎?」對方:「(面無表情,一語不發)...」
在面對面的交談時,通常這個動作就夠讓我光火的:我現在不是盤問你詳細地址耶,我只是想瞭解一下眼前這個人的成長環境,或許當聊天的材料也好。你不告訴我,難道是怕我會找到你家去縱火不成?只是出生地這種小小的基本資料,都不希望讓人知道,那麼,我覺得這人第一眼就不信賴我了。
我並非強人所難的,希望對方馬上給我電話或是MSN,e-mail之類的東西,我也很可以理解有女生不喜歡給MSN,會給不熟的人假電話,也不能報出地址,這容易引來麻煩,有個女生說他不隨便跟男生照相,也不輕易把照片檔給別人,雖然我覺得有點過頭,不過我還是覺得完全能接受。
其實,我的興趣在認識「人」,那些基本資料有時還不如「你喜歡咖啡還是茶?」的答案對我更重要。瞭解別人不就這樣嗎?知道對方住哪裡、喜歡吃什麼、喜歡什麼休閒活動,瞭解性格的細部則要慢慢來。如果連「住那個縣市」都當成不能說的秘密,那是不是第一眼就含有:「這個資訊給對方知道,會對自己不好」的意味在?如果別人問你心願都說:「世界和平、身體健康」,這人是不是用「不供應訊息」的手段,來防止他人對他的瞭解?當大多數人都不瞭解他的時候,請問,他能有幾個真心的朋友?
在第一次交談,我都盡可能的把自己介紹的詳細些,姓名、學校、住哪裡、幾年次、喜歡什麼,這些都不會少。也許我心裡的預設是認為「眼前的人不會用這些資訊害我」,而的確,我還沒被誰害過。又也許我想的是:我告訴你們這麼多,你們要好好認識我,以我喜歡的方式待我喔!無論如何,坦誠以對這件事,還是我心目中成為朋友朋友最重要的條件。缺了最基本的信任,就會阻絕心靈的交通。當然,我的朋友還是有不告訴我的秘密,但是,我還未見過不坦露自己的人,能交到真正的好友。
或許也因為我喜歡坦誠,所以我對沒主見的朋友比較不耐煩:為什麼你總是沒什麼想法可以講呢?不過,倘若一個人沒什麼主見是他的本性,那麼,對方就是以坦誠的行為來告訴我他的本質,因此這樣的人還是值得交往的,不是嗎?
通常兩三句話裡就能知道對方是不是這種人。比方說我問:「你好,我是阿光。你住哪呀?」對方:「台北」我:「是北市還北縣啊,會是新莊或三重嗎?」對方:「(面無表情,一語不發)...」
在面對面的交談時,通常這個動作就夠讓我光火的:我現在不是盤問你詳細地址耶,我只是想瞭解一下眼前這個人的成長環境,或許當聊天的材料也好。你不告訴我,難道是怕我會找到你家去縱火不成?只是出生地這種小小的基本資料,都不希望讓人知道,那麼,我覺得這人第一眼就不信賴我了。
我並非強人所難的,希望對方馬上給我電話或是MSN,e-mail之類的東西,我也很可以理解有女生不喜歡給MSN,會給不熟的人假電話,也不能報出地址,這容易引來麻煩,有個女生說他不隨便跟男生照相,也不輕易把照片檔給別人,雖然我覺得有點過頭,不過我還是覺得完全能接受。
其實,我的興趣在認識「人」,那些基本資料有時還不如「你喜歡咖啡還是茶?」的答案對我更重要。瞭解別人不就這樣嗎?知道對方住哪裡、喜歡吃什麼、喜歡什麼休閒活動,瞭解性格的細部則要慢慢來。如果連「住那個縣市」都當成不能說的秘密,那是不是第一眼就含有:「這個資訊給對方知道,會對自己不好」的意味在?如果別人問你心願都說:「世界和平、身體健康」,這人是不是用「不供應訊息」的手段,來防止他人對他的瞭解?當大多數人都不瞭解他的時候,請問,他能有幾個真心的朋友?
在第一次交談,我都盡可能的把自己介紹的詳細些,姓名、學校、住哪裡、幾年次、喜歡什麼,這些都不會少。也許我心裡的預設是認為「眼前的人不會用這些資訊害我」,而的確,我還沒被誰害過。又也許我想的是:我告訴你們這麼多,你們要好好認識我,以我喜歡的方式待我喔!無論如何,坦誠以對這件事,還是我心目中成為朋友朋友最重要的條件。缺了最基本的信任,就會阻絕心靈的交通。當然,我的朋友還是有不告訴我的秘密,但是,我還未見過不坦露自己的人,能交到真正的好友。
或許也因為我喜歡坦誠,所以我對沒主見的朋友比較不耐煩:為什麼你總是沒什麼想法可以講呢?不過,倘若一個人沒什麼主見是他的本性,那麼,對方就是以坦誠的行為來告訴我他的本質,因此這樣的人還是值得交往的,不是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