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從一個教育學者和科學家們永遠吵不完的主題開始:是先天的資質和性格傾向重要,還是後天的教育與培養重要?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1940~60年代的美國心理學界是「行為主義」學派極盛的時代,那時,行為主義大師J.B.Wason說過這樣的話:「給我十個健康的嬰兒,形體良好,並在我獨特的世界裡讓他們長大。 我擔保隨便從中挑選一個,都可以把他訓練成任何類型的專家— 醫生、律師、藝術家、商場巨賈,甚至是乞丐和大盜, 而不管他的天才、傾向、能力、職業和他祖輩的種族是什麼。」
不用說了,那時的論調是:後天的影響遠勝於先天。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行為主義學派的實驗過程有嚴重的瑕疵:那時相關的「心理學實驗」、「學習理論驗證」都是用老鼠、鴿子這些動物做出來的,這些動物能做的也只是探測能獲得食物的反應模式,進而學到如何快速壓桿、啄取特定顏色的方格以獲取食物而已。
(附註:同樣是用老鼠做實驗,現在已經可以培育出有基因缺陷的「精神分裂鼠」和學習特別快的「聰明鼠」,還有醫學上先天免疫不全的老鼠)

     風水輪流轉,1980年代以後,行為主義大聲不起來了。控制更加嚴謹的雙生子實驗顯示:基因似乎才是決定性格的主因。不管環境有多麼不同,雙生子總是極為相似。在一些電影或是小說裡的情節:
  兩個被不同家庭收養的雙生子擁有一樣款式的衣服、一樣喜歡某種休閒活動,而他們的妻子一樣擁有一頭褐色長髮,而且名字都叫琳達!

   這並不只是電影、小說的情節,甚至不是少數雙生子重新聚首後的驚奇發現,而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強到令科學家無法忽視基因與性格遺傳之間的關係。

   就一些較為嚴謹的研究顯示,可以遺傳的心理特質至少包括以下幾種(暫且就我所記得的):

   ⊙ 智力 ⊙語言能力  ⊙運動天賦  ⊙宗教性   ⊙外向性  ⊙犯罪傾向   ⊙ 社交能力

  我必須遺憾的說,「歹竹出好筍」這句台灣俗諺,在目前所知的範疇內並不成立,"Like father, like son"這句英文俗諺可能比較接近事實。目前所知的是(我必須強調這僅是「目前所知的」):有好的基因,你在一出生起便贏了一半(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但,令人困惑的是,異卵雙生子或是一般的手足之間的相異性,可以跟大群體裡隨意抽出、沒有血緣關係的任一兩個個體一樣的不同---即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有較高的基因相似度,甚至還有共享的環境。(按:這也許讓後天論者保留了一絲反擊的餘地,且看看再過個20年,新的研究會告訴我們什麼)

    這每每令我想起我自己和弟弟的差異大到不像是同個父母生的。
---
  暫且打住,科普文章不好寫...
  希望對各位有點幫助。
(以上資料主要來自  1.改變   2.環境與教養  皆為洪蘭翻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光fun肆 的頭像
    阿光fun肆

    放肆又何妨~

    阿光fun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