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有裝不滿的窮口袋,只有換不掉的窮腦袋!」
                                                                                       ---理財書籍

  自從我讀過這句話以後,我就反覆想著它。

  我常想,什麼是窮腦袋呢?我擁有的是窮腦袋嗎?我爸媽的呢?

  思索好一陣子以後,我稍稍明白了一些事。我還不太能確定我爸媽有什麼樣的理財頭腦,因為他們有時能從一些投資中賺錢。而我自己的「財商」呢?說實在,我一無所知...

  不過我能確定的是,我爸有一個糟糕至極的窮心態。而我,則有很棒的富足心態,我媽和我弟,也許介在這之間。

  我不很瞭解什麼是窮腦袋,但我非常清楚什麼是窮心態。

  不管口袋裡的錢是多少,窮心態是:「喔,好貴啊,我付不起!」富足的心態則是:「哦,是很貴,不過我還是付得起,再不然,日後我一定買得起!」

  我再舉個例子吧:看過慈濟大愛台嗎?裡面有時會報導,一些以拾荒維生的老人,月收入僅數千元,但他們每個月總能固定捐個幾百元給慈濟。畫面上常可以看到老人們在拾荒場上,咧開缺牙的嘴笑著說:「啊我就生活還過得去啦,要捐給更需要幫助的人,人總是要互相幫助嘛...」那笑容真令人難忘!

  這就是富足的心態!這些人其實自己也屬於弱勢,但是常覺得自己富足,有能力幫助別人。

  富足的心態是:「我生活過得不錯,我有餘,我可以幫助別人!」

  貧窮的心態是:「我窮死了,沒任何能力幫助別人,拜託別要我捐錢什麼的!」

  我爸媽常掛在嘴上的是:「等自己有能力,生活過得去,再幫助別人吧!」其實這也許暗指:「我沒能力,我生活過不去,所以我無法幫助別人!」

  我實在很想說:「你們的生活,跟大愛台那些做資源回收的人相比,誰比較過得去?那麼,又是誰幫助別人比較多呢?」
  
  貧窮的心態作祟,天哪!

  生在這樣的環境...有時候我真想不通我自己富足的心態是怎麼來的。

  順便補充一個聖經裡的故事:

  耶穌在講道完以後,照例用一個箱子給人投錢收奉獻。他看見一個貧窮的寡婦丟了一枚銅板進去。立刻說:

  「你們看哪!他給的比你們所有人給的都多!你們都是給出自己有餘的,她卻給了自己所有的!」

  毫無疑問,這名婦人擁有的,就是富足的心態。 

  很多書上都說:要常付出,常告訴自己是有餘的。我想,我做到了...至少一部分吧。

  我很想很想告訴我爸媽,我們家真的已經過得很好了,光是「每餐都能吃到肉」,我們就勝過世上好幾億人了,不是嗎?為什麼還要覺得自己沒錢?為什麼還要覺得「我沒能力」?

  我總覺得自己過得很好,很富足。也許這樣的心態,會妨礙我裝備「富足的頭腦」,進一步追求金錢。但我不會後悔。

  其實,有時候我認為,沒有「富足的心態」就很難有「富足的頭腦」,而且絕對沒有「富足的生活」。

  可惜很多人不懂,一輩子,都不懂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光fun肆 的頭像
    阿光fun肆

    放肆又何妨~

    阿光fun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