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去師大那邊吃飯,又很「不小心」一口氣買下三本書:1.燦爛千陽 2.蘋果橘子經濟學 3.用心去活。我近期來都是這樣的,一逛水準書店就買,買的數量從來不只是一本。這一次一樣有科普。

  順道一提,巷子外面又大又漂亮,有冷氣有燈光還有椅子的政大書城即將在九月底停業,看公告應該是被某電子購書的系統商買下了,全部的分店只會留下兩間。好消息是全館七五折,買書的人蠻多的。

  欷噓啊,十幾年前就在那裡,永遠漂亮又乾淨的大店面...幾個月後就要消失了。我永遠喜歡看書和買書,我是說紙張做的那種。

==================進入正文的分隔線=========================

  科普科普,我讀過無數的科普,大量集中在生物、醫療、心理學這幾個領域,管理學、經濟學、企業經營這些總是看不完半本就擱著不看了。架上還有我弟留下來的「從A到A+」、「麥當勞」也都是很好的書。偏食,沒辦法。

  科普書,其實很多人是一輩子不看的,除了敘述複雜、背景知識這些原因以外,我發現,也許主因是太多人對於「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思考假設」這些事情早已完全失去了興趣。而我只是個少數的例外而已。

  生活中哪來那麼多問題可想?喔,太多了,而且就連我一個人想過的問題,合理而普遍的,每天都發生在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事情,都太多沒得解。讓我問問你吧:你逛過各大賣場對吧?現在的賣場為了防竊,都有電磁感應設備,結帳的物品都會幫你消磁,免得你通過閘門時被「嗶」當成小偷。

  這是現象,那我提出個簡單的疑問,我問過的人裡還沒人能回答我:

  「我們究竟是如何幫一條洗面乳、一瓶牛奶,或是一包泡麵這樣的東西上磁?上磁要是導體,這幾種都不是導體啊!」
  
  就這樣,你也可以問垮電磁學的教授。

  又也許,那些東西根本從來沒有上磁,從屈臣氏裡面幹走洗面乳是不會嗶嗶,抓不了你的,也不一定。

  就這樣,無解,或是說「無合理解」,我把這個問題放著,也許哪一天就會讓我讀到什麼,我還沒等到就是了。

  如果一些人會覺得我在一些地方好像比別人聰明,大部分就因為這樣吧!我一直都覺得「我想知道更多」。

=====================================================

  說到科學啊,科學從來不是知識的意思,它大體上是態度、思考和實驗方法的綜合體。

  
 萬事萬物都有理路,如果理路不通暢,我們的腦會逼自己相信某些無法有任何相關的事情,死路久了,也變成活路了,可以成為一種思路和思想體系,不過不是科學。比方說:神學。如果你是信佛的,先必須相信「坐在這裡靜心,念誦經文,對於我過去的罪和未來的路都有幫助」接下來的路才走得通---無論是思路或是行為上,你必須先相信一些跟表面現象有點無關的事情才行。同樣的「兩千年前,一個名叫耶穌的以色列人,因為某些罪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件事跟今天的我有絕對直接的連結」也是一個蠻奇特的想法,不過,事情就是那樣,你先信,然後後來的路就會慢慢通。


  就從這樣的細流延伸下來,這些思想也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有億萬人為此背書,為此奮不顧身...想來也真偉大!

=====================================================
  科學很多地方也跟這些領域的事情沒有不同,比方說,你得先相信九九乘法表和「先乘除後加減」的規律是對的,否則路就走不通。

  除了一點以外:科學要與真實世界對應!

  這一刀就切開了一整個大奶油蛋糕!

====================錯誤的科學與科學的錯誤==============

  對於我這個科學信仰者來說,我想我最不願意見到的是草草將研究結論公布給媒體,形成兩百個字的「科學新聞報導」。

  我來寫一篇好了,而且請相信,我以下寫的東西都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現象」、「數據」和「統計方法」來支持。

  報導:體重越重,學生越聰明!

  您覺得肥胖會導致學業表現低落嗎?害怕您的孩子太胖嗎?一項由英國科學家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體重與智力分數成正比,這顛覆了以往流行的「胖就是笨」的觀念,此最新的研究已經在權威醫學期刊「刺鳥針」發佈。

  豬頭博士:「我們也很訝異會得到這樣的研究結論,但體重與智力成正比的事實使我們開始檢討,是不是仍然要堅持傳統,對孩子的垃圾食物完全禁絕。」

  研究人員花了三年的時間,調查全英國6~16歲一萬多名學生的體重和智力分數,發現體重和智力的關係呈現高度相關:體重越重的學童智力越高,即使追蹤相同的學童三年之久,體重也與智力分數成正比,幾乎沒有例外。

  主導計畫的豬頭博士說:「顯然的,足夠的體重可以維持大腦所需的營養,而瘦弱的孩子則是學業上的弱勢族群。」 (記者王小白)



  方法是對的,工具是對的,可是結論是錯的。

  聰明的讀者,你能讀出問題在哪嗎?

  簡單的一個舉例就足夠了:十六歲青少年智力分數絕對高於六歲兒童,而體重也是如此,即使追蹤同一個幼童三年,體重也和智力一樣,是每年上升的,但體重和智力的進步均源自於「生長和成熟」,不是體重帶動智力,也不是智力帶動體重。

  可怕的是,這些未經進一步證實的「研究結果」幾乎馬上就被當成「真理」,這些情況每天都在上演,我們往往在找到共同的變因以前,就覺得毫無疑問的正確。

  「吃X就可以預防Y,因為血液裡面Y多的人幾乎都沒有X疾病」大家都這麼說...「科學研究過的,信了不會錯啦!」就是這樣。跟把孩子養肥肥的,期待他很聰明的人,其實,還真差不多。

  「蘋果橘子經濟學」也談到「為什麼現在的犯罪比1980年代大幅減少」所有的學者都歸功於「人民道德、教育與經濟的提升,以及犯罪抑制措施生效」。而作者提出的是...在197X年通過墮胎合法化的方案以來,每年的墮胎數字幾乎與20年後罪犯減少的數字完全相符,而墮胎的人數大多數由高風險家庭「貢獻」,如此看來,很可能的原因是---「那些罪犯還來不及出生就消失了」,而不是因為經濟成長或是犯罪抑制措施生效。

  當然,我們也還不能說作者正確度很高,但,至少可以學會「看更多資料,想更多相關,提出更多問題」著手。

  不過我得說...資料是人找的,方法是人想的,人也許可有藉此想清楚更多事,但也可能因為方式錯誤,而變得更偏執,相信不正確的事情。

  寫得很長,不過還不完整,各位看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光fun肆 的頭像
    阿光fun肆

    放肆又何妨~

    阿光fun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