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論語》
如果說孔老夫子只有教人家怎樣修養道德,怎樣做一個君子,那其實是太泛道德化了。論語有許多篇幅都在討論做官、功名富貴這類議題,只是後代的人比較不強調而已。
從上面的例子看來,留「名」在儒家思想所說的成功裡面,是極為重要的。而「利」呢,這點我實在很想罵孔老夫子:您太沒骨氣啦!
上面的第二句話翻過來就是:如果富貴是可以求得的話,那麼就算叫我拿著馬鞭給人駕車,那麼我也願意!
用今天的話講,我會說成:如果讓我可以賺大錢,就算讓我去鴻海當郭台銘的車伕,或是到台積電裡面去掃廁所,我也願意!
天哪,以前都沒仔細想過,原來孔子是可以為錢拋棄尊嚴的人,唉呀呀...
人家莊子好得多了:楚王聽到莊子很賢能,派人來請他去做官,莊子卻說,如果人生像是當烏龜的話,他寧可自由自在,拖著尾巴在泥巴裡頭爬,才不屑到廟堂當中受人祀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些使者來了不只一次,而莊子全都拒絕了。)
換成孔子的話,「什麼,要重金請我做官?」該不會三更半夜就趕去了吧?
我們幾千年來的偶像孔子,原來器量僅有如此,真令人大失所望。雖然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但是,當個車夫來求富貴他也要,這也未免有點糟糕。
那回頭來探討一下「名」好了。關於這個議題,我個人比較欣賞的是曹孟德所說的:「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雖然,孔子沒有直言這個「名」能不能是「罵名」,但是就論語通篇的體系來說,孔子只希望「流芳百世」這一種。
說實在,遺臭萬年有什麼關係?要做到這樣,你也得夠壞,害死的人夠多才行。就像近現代史上,沒有人能不提到史達林、希特勒和毛澤東,死在他們手下的人,是用幾十萬為單位來計算的,稱得上殺人如麻了。
相較之下,美國杜魯門雖然決定對日本發射核彈,炸死不少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還有不少人以為是羅斯福決定的。
寫到這裡,生不出什麼特別的結論,只能說,我要學習曹孟德和莊子,孔子的器量還有點不夠呢!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論語》
如果說孔老夫子只有教人家怎樣修養道德,怎樣做一個君子,那其實是太泛道德化了。論語有許多篇幅都在討論做官、功名富貴這類議題,只是後代的人比較不強調而已。
從上面的例子看來,留「名」在儒家思想所說的成功裡面,是極為重要的。而「利」呢,這點我實在很想罵孔老夫子:您太沒骨氣啦!
上面的第二句話翻過來就是:如果富貴是可以求得的話,那麼就算叫我拿著馬鞭給人駕車,那麼我也願意!
用今天的話講,我會說成:如果讓我可以賺大錢,就算讓我去鴻海當郭台銘的車伕,或是到台積電裡面去掃廁所,我也願意!
天哪,以前都沒仔細想過,原來孔子是可以為錢拋棄尊嚴的人,唉呀呀...
人家莊子好得多了:楚王聽到莊子很賢能,派人來請他去做官,莊子卻說,如果人生像是當烏龜的話,他寧可自由自在,拖著尾巴在泥巴裡頭爬,才不屑到廟堂當中受人祀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些使者來了不只一次,而莊子全都拒絕了。)
換成孔子的話,「什麼,要重金請我做官?」該不會三更半夜就趕去了吧?
我們幾千年來的偶像孔子,原來器量僅有如此,真令人大失所望。雖然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但是,當個車夫來求富貴他也要,這也未免有點糟糕。
那回頭來探討一下「名」好了。關於這個議題,我個人比較欣賞的是曹孟德所說的:「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雖然,孔子沒有直言這個「名」能不能是「罵名」,但是就論語通篇的體系來說,孔子只希望「流芳百世」這一種。
說實在,遺臭萬年有什麼關係?要做到這樣,你也得夠壞,害死的人夠多才行。就像近現代史上,沒有人能不提到史達林、希特勒和毛澤東,死在他們手下的人,是用幾十萬為單位來計算的,稱得上殺人如麻了。
相較之下,美國杜魯門雖然決定對日本發射核彈,炸死不少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還有不少人以為是羅斯福決定的。
寫到這裡,生不出什麼特別的結論,只能說,我要學習曹孟德和莊子,孔子的器量還有點不夠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