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我個人的偏見來說,閱讀,真的沈淪了。
身邊朋友不少,可是我很難說得出,有誰真正把「閱讀」視為一種休閒、娛樂,或甚至是充電。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可以說出五位「喜歡的作家」的名字,或是十本「最推薦的書」。
電腦讓人忙碌,讀書則是忙碌完以後稍微碰一下的事情。現在的人無不如此。
我最喜歡的「正統派」作家,許多人似乎已經賣不出多少書了,什麼是正統派?我指的是:張曉風、龍應台、簡禎、朱天文、袁哲生(故)、張大春、黃春明、余光中、林清玄、廖玉蕙等等,一群曾經真正以「文學」為職業的作家。
我說的是「文學」,不是寫字出書而已。
在我這傳統愛書人的眼裡,大概只有進過聯合副刊、中時副刊,或是文章入選國高中國文課本的人,可稱為「作家」。而今這兩家報社的本業都岌岌可危,中時更是已經賣給旺旺集團。文學啊...我彷彿見到曾經繁茂的一棵大樹上,僅留下幾片枯黃的小葉子。
台灣當然還有作家,上述的前輩裡還有好幾位都還陸續有新作,廣受讀者的好評。非文學的作家,當然量還更大。
但是台灣有多少新生代的「文學作家?」,恐怕很難找了...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九歌文庫」?圖書館裡文學類都會放一大落的九歌,許許多多作者即使早已湮沒在人海中,可是那些作品都非常、非常的有料,用鼻子聞都能聞到文學的味道。
而今已經看不到這樣的盛況了,最顯眼的書區幾乎都是翻譯小說和「名人作品」,那些都是企業界,也就是「賺很多錢」的人出的書,向是張忠謀、巴菲特、王永慶、嚴長壽等等。通常,內容也是關於他怎麼經營,怎麼賺錢的。
文學在哪裡呢?文學在邊邊的櫃子上,幾乎都是翻譯的,放置不明顯,有些譯筆還有點「不忍卒賭」。
台灣新一代的文人在哪裡?侯文詠算嗎?九把刀?王文華?痞子蔡?(呃,他還有出嗎?)不知誰能舉出更多例子。
我再次以我個人偏私的主觀回答:他們的底子比起真正鑽研文學的前輩,還有太多的不足。我們的島嶼持續處在文化貧乏的狀態...
下週一我要跟朋友去逛中山站地下書街,希望我能找到好東西,看到好的「文學作品」。
喔,其實,我最愛買的書是科普類的,文學類,還是覺得圖書館的舊書比較好看。
身邊朋友不少,可是我很難說得出,有誰真正把「閱讀」視為一種休閒、娛樂,或甚至是充電。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可以說出五位「喜歡的作家」的名字,或是十本「最推薦的書」。
電腦讓人忙碌,讀書則是忙碌完以後稍微碰一下的事情。現在的人無不如此。
我最喜歡的「正統派」作家,許多人似乎已經賣不出多少書了,什麼是正統派?我指的是:張曉風、龍應台、簡禎、朱天文、袁哲生(故)、張大春、黃春明、余光中、林清玄、廖玉蕙等等,一群曾經真正以「文學」為職業的作家。
我說的是「文學」,不是寫字出書而已。
在我這傳統愛書人的眼裡,大概只有進過聯合副刊、中時副刊,或是文章入選國高中國文課本的人,可稱為「作家」。而今這兩家報社的本業都岌岌可危,中時更是已經賣給旺旺集團。文學啊...我彷彿見到曾經繁茂的一棵大樹上,僅留下幾片枯黃的小葉子。
台灣當然還有作家,上述的前輩裡還有好幾位都還陸續有新作,廣受讀者的好評。非文學的作家,當然量還更大。
但是台灣有多少新生代的「文學作家?」,恐怕很難找了...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九歌文庫」?圖書館裡文學類都會放一大落的九歌,許許多多作者即使早已湮沒在人海中,可是那些作品都非常、非常的有料,用鼻子聞都能聞到文學的味道。
而今已經看不到這樣的盛況了,最顯眼的書區幾乎都是翻譯小說和「名人作品」,那些都是企業界,也就是「賺很多錢」的人出的書,向是張忠謀、巴菲特、王永慶、嚴長壽等等。通常,內容也是關於他怎麼經營,怎麼賺錢的。
文學在哪裡呢?文學在邊邊的櫃子上,幾乎都是翻譯的,放置不明顯,有些譯筆還有點「不忍卒賭」。
台灣新一代的文人在哪裡?侯文詠算嗎?九把刀?王文華?痞子蔡?(呃,他還有出嗎?)不知誰能舉出更多例子。
我再次以我個人偏私的主觀回答:他們的底子比起真正鑽研文學的前輩,還有太多的不足。我們的島嶼持續處在文化貧乏的狀態...
下週一我要跟朋友去逛中山站地下書街,希望我能找到好東西,看到好的「文學作品」。
喔,其實,我最愛買的書是科普類的,文學類,還是覺得圖書館的舊書比較好看。
全站熱搜